景德镇市弘大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首页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 拙作《清流潺潺》出版进入倒计时
详细内容

拙作《清流潺潺》出版进入倒计时

时间:2024-03-26     作者:云缥缈【原创】

 

 

自序一

自序二

金钱与情感

对《荷塘月色》某些教学资料的几点异议

质疑五则

今年高考作文阅卷之我见

涛声万里,始自涓滴

两篇测试作文及评点

美好、和谐的天伦之乐图

两篇同题异文的短评

《圆》

这样标新立异

语文主要能力结构试析

习作评改: 一 大 片 一 大 片 金 黄

我撰写的优秀作文评语选

刻骨铭心的十三天

1992年高考作文中的两篇佳作及评点

谈谈记叙文中的反弹琵琶

《涛声集》前言

六期《中学语文报》始末

作 文 简 评 琐 谈

少年儿童文学的丰碑

习作评改:棉大衣和白绒帽

对多年来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诗歌鉴赏的几处质疑人 和 宇 宙

民办学校执教七春秋

中 国 和 周 边 世 界

论亲情

爱情和婚姻

悼爱妻——幼华

网友、情侣和婚伴

期望

我的老年生活准则

《孔乙己》的结尾是不是病句?

给李总理的五个建议

人生轨迹与感悟(节选)

谈自私

昌飞建厂、昌河中小学建校概况

我绘制的青花釉下彩瓷器

我的集邮爱好

布里斯班琐忆

转发陶瓷艺术大师邓满春的一封信

 

我的日记选

詹英高中作文

小飞虫·蜘蛛与网 

丑八怪与美天仙

挂一串风铃在窗前

我是猫

 

山行

同是一轮太阳

眼镜

小院情长

    

    

 ·思 

 

洋洋随笔

 

 

 

 

 

 

 

 

(标题请列出,不要则删除。如不会填对应的页码,可由我们来做,但万一出现错误,我们不承担责任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是我的文选,后面是我女儿詹英的一部分高中作文。我的文选是按时间顺序编排的。后面的“我的日记”是选登了从1978年起的部分日记。我是退休中学教师,教龄已四十载,曾任二十多年的语文教研组长。其中大部分文章展现的都是我的教学生涯尤其是语文教学的点点滴滴。再就是思想情感的表述。日记部分反映了这四十多年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平凡生活的真实状况。

自序(一)

我已是耄耋之年,回顾一生,感触良多。我从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城市贫民的孩子,三岁丧父,多亏年轻守寡的母亲,靠卖苦力维持娘儿俩生活,供我上学。杏坛四十载的我,不说桃李满天下,也学生无数了。一生主要精力、心血都在讲台上。在成长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同时也供养了家庭。拙作展示了这四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和思想情感的一部分。每当看到书中文字,往昔的动人情景便从脑海中浮现出来,甜酸苦辣,人生百态,从中反映了我作为一名平凡的中国知识分子几乎一生的努力与追求。这次付梓,自然是心愿。在12年前,虽已有初版,但印数少,未公开发行,仅是熟悉的小圈子。现经充实修改,自然祈望诸君观后,能有所借鉴,同时欢迎提供宝贵意见。

 

2024年元月  

自序(二)

已临古稀,有了想搞个“我的文选”的念头。这可以把自己比较满意的文章放在一起,看起来方便些。孩子和亲朋好友能从中了解一部分我的思想情感和文风。公之于众可以倾听人们的鉴评,让读者从中获益是可能的。

这“文选”,主要是后二十来年的部分拙作,以前的基本上没留下底稿。……发表和获奖的注明于文后。

动笔的事是常有的,一是长期教学的需要,一是生活的需要。我写得最多的还是日记。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中把那十几本异常珍贵的“宝贝”当成“小资产阶级情调的玩意儿”付之一炬了。后三四十年断断续续的日记大部分在电脑上打了出来。这些真实生活的纪录是弥足珍贵的。不过,这里只选登了很少的一部分。作为日记,大多不一定适宜公开。欢迎诸位阅后多多指瑕。

2011年11月16日

金钱与情感

 

——读巴尔扎克名著《高老头》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一九七九年五月二十日,他出生在法国图尔市一个中等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求学时代博览大量书籍,志向远大而又勤奋刻苦。后进入巴黎法律学校学习法律,同时在诉讼代理人和公证人事务所当实习生。通过形形色色的案件,了解了不少立法的内幕。他又注重观察社会,为小说创作积累了素材。毕业后没有进司法界供职,立志用文学反映社会。1829年发表长篇小说《舒昂党人》,获得成功。从此以后至1848年,他接连创作了《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和《幻灭》等九十几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他把它们总称为《人间喜剧》。其中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人间喜剧》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卑鄙丑恶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巴尔扎克写作十分勤奋,常年积劳损害了他的身体,1850年8月18日病逝,享年71岁。

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推崇巴尔扎克,说他“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他的著作“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

长篇小说《高老头》写于1834年。它标志着巴尔扎克创作上的高峰。在《人间喜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一面时代的镜子,把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描绘得极其鲜明,并且通过他们的言行及心理状态的刻画,对他们进行了深刻而无情的解剖,把他们的灵魂公之于众。而通过这一切,被金钱主宰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污秽便轮廓鲜明地呈现在我们读者的眼前。读完这部名著后,便会信服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巴尔扎克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的精确了。

这部小说是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两个人物为主展开故事情节并作为两条线索并存的。高老头是个暴发户,他非常溺爱两个女儿。为了使她们能进入上流社会,竭尽了自己的一切;但到最后却被她们压榨得身无分文,终于孤独、凄惨地死了。拉斯蒂涅是个破落的贵族子弟。他竭力向上爬,和高老头的女儿相好,并逐渐弄清了高老头全家的内幕甚至于当时整个上流社会的丑恶。

高老头,名叫高里奥。就他对别人的关系而言,他是个利己主义者;而就他和女儿的关系说来,他是个舍身忘我的父亲。他以前不过是个面条商人,仗着自己的精明、强干,善于专营,在发家致富的捷径上飞跑。终于积蓄了巨大的财产,成了大资本家;又使两个女儿阿娜斯泰齐和但斐纳一跃登上了上流社会。而她们的财富和美丽直使许多人馋涎欲滴。

小说着重地表现了高老头对女儿的真挚、深沉和忘我的爱。他把绝大部分财富分给了两个女儿,于是他便有了两个有钱有势的女婿:一是特·雷斯多伯爵,一是特·纽沁根男爵。然而,当发觉高老头的钱财已所剩无几时,女儿和女婿便把他撵走了。他于是住进了僻陋的伏盖公寓。虽然这样,高老头对女儿不仅没有丝毫的怨恨,反而继续竭尽所有地资助女儿的挥霍。两个女儿一旦陷入了困境,他便千方百计地为她们解脱。只要得知女儿在上流社会中春风得意,她们的美丽为众人倾倒时,高老头便心满意足,甚至陶醉于其中。虽然女儿对他一再地压榨,他却熟视无睹。最后被两个女儿逼得患了脑溢血,而临终前一再想看看女儿的最低请求也遭到了女儿和女婿残酷的拒绝。

到这时,身心交加的极其强烈的痛苦使他有些醒悟了。他呼天抢地地哭诉起来:“她们再不来,我要死了,要气疯了,气死了!……现在我把我这一辈子都看清楚了。我上了当!她们不爱我,从来没有爱过我!这是摆明的了。她们这时不来是不会来的了。……是的,她们把我糟蹋惯了。在她们眼里我所有的牺牲都一文不值。哪怕她们要挖掉我的眼睛,我也会说:挖吧!我太傻了。……将来她们的孩子会替我报仇的。唉,来看我还是为她们自己啊。你去告诉她们,说她们要受到报应的。犯了这桩罪,等于犯了世界上所有的罪。……唉!一个都不来。难道我就像野狗一样的死吗?爱了一辈子的女儿,到头来反给女儿遗弃!简直是些下流东西,流氓婆;我恨她们,咒她们;我半夜里还要从棺材里爬起来咒她们。 ……把她们抓来,抓来!叫警卫队,叫军队!……”

然而,他还是饶恕了她们,又否认自己曾咒过她们。最后迷迷惘惘地叫起来:“噢!看到她们。我还会看到她们,听到她们的声音。那我死也死得快乐了。唉,是啊,我不想活了,我不希罕活了,我痛得越来越厉害了。可是看到她们……只消摸到她们的一点什么!……”后来挣扎着说:“我祝福她们,祝福她们。”而临死前再醒过来便叫着女儿的名字,又“轻轻地叫了一声:‘啊!我的儿哪!’整个灵魂都在这两句里面,而灵魂也随着这两句喁语飞逝了。”极其强烈的父爱的光辉,蒙蔽了他的理性,使他未能洞穿女儿直至整个社会的无情、冷酷。

高老头之所以落得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是因为他没有牢牢把握当时社会命运的主宰者——金钱。他失去了金钱,于是就失去了人们对他的尊重,也就失去了女儿的爱,失去了一切,甚至失去了生存的权利。

小说中另一个人物维多莉·泰伊番小姐的父亲和他恰成鲜明的对照。那个百万富翁却把全部财富留给儿子,极其残忍地把纯洁、真挚、深切地爱过他的亲生女儿拒之于门外,任其过着艰苦的生活。直到儿子被人杀害后才不得不让女儿回家。

那么,高老头的两个宝贝女儿是否一贯是毫无人性的呢?那也不尽然。作者对她们形象的塑造也是很有深度的。她们也曾经爱过自己的父亲,尤其是当父亲资助她们甚至于给她们解脱困境时也会感激。当得知父亲要死时,但斐娜嚷着:“我去我去 ……我简直是禽兽了!” 特·雷斯多太太也逃出了丈夫的看管,向弥留之际的父亲表示了凄苦的忏悔。

但她们确实是自己丈夫的帮凶,简直是代表社会亲手杀害父亲的刽子手。她们贪婪地索取父亲的钱财,来满足自己无止境的欲望。为了要过那种豪华奢侈的其实是糜烂透顶的生活,她们厌弃丈夫,疯狂地追求美貌的男人,为情夫可以豁出一切。然而,她们最终都没有斗过自己的丈夫,其原因也就是被丈夫控制了全部财产。

而竭力追求他们的拉斯蒂涅是个什么人呢?他本来是个好青年,纯朴、漂亮,有才华,然而他只是个穷苦的大学生。他意识到:照这样只能永远清贫下去,无法改善他和全家的生活。怎么办呢?他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竭力去追求一个美丽的贵妇人,使之成为自己的情妇,这样就能爬进上流社会享乐了。后来他达到了一定的目的。而高老头的悲惨遭遇和结局,使他大为震惊。他最后下定了决心要和这社会“拼一拼”。当然,他毕竟是个利己主义者,是个资产阶级的野心家,是不足效法的,值得鄙视的。

拉斯蒂涅的表姊特·鲍赛昂子爵夫人才貌超群,她和葡萄牙一个最有名最有钱的贵族特·阿瞿达侯爵相好,但由于洛却斐特小姐有四百万法郎的陪嫁,阿瞿达侯爵便和她结了婚,而不可一世的鲍赛昂夫人遭到了惨败,只得从巴黎的上流社会引退。

而化名叫伏脱冷(绰号“鬼上当”)的人是个极其精干、狡猾和残酷的人。他对丑恶的资本主义社会洞若观火,同时又为攫取金钱而无恶不作。

总而言之,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高度集中地描绘了一幅资本主义的缩影。它正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巴尔扎克是生活在十九世纪的法国,他反映的是当时贵族阶级衰亡,资产阶级兴起的历史。然而,这一面当时时代的伟大的镜子,在今天仍有其巨大的现实意义。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即使在我们周围也不乏其例。面对着我们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污泥浊水,是应该正视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否则要建设一个真正美好的社会,岂非海市蜃楼?

 

(本文系1978年在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短训班的作业。)

对《荷塘月色》某些教学资料的几点异议

 

去年,我在教《荷塘月色》一文时,从某些教学资料中得到不少启迪,但对有些问题也有不同想法。现撮要略述如下,以就教于各位老师。

一、对课题的理解

江苏师范学院编辑部组织编写的《中学语文教案》认为:“题目的中心词是‘月色’,‘荷塘’表明特定的环境,‘月色’才是文章描写的重点。” 

我看并非如此。文中描写“荷塘”并不比“月色”的篇幅少。“荷塘”也好,“月色”也好,都是文章的重点,是主体,因此课题并非偏正词组,而是并列关系的联合词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文章是很巧妙地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写的。课题是异常贴切的,我们切不可误解。也唯有如此,才不至于文不对题。

二、对段意的归纳

在《全国中学特级教师语文教案选》(钟闻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有一篇《荷塘月色》的教案(东北师大附中魏大久老师执笔)。它归纳文章头尾两段的段意分别是“想起荷塘”和“荷塘归来”。

在湖南省教科所编的《教学参考资料》中,第一段是“写作者夜深人静去荷塘欣赏月色的原因”,第三段是“写对江南采莲情景的惦念”。

我看段意的归纳不能仅虑及文字上的简省,尤其要注重贴切,应把主要意思正确表述出来方好。 

第一段不仅是写作者“想起荷塘”或交待了“去荷塘欣赏月色的原因”,还写了出门时的情景——月高,人静,妻儿将睡,悄悄出门。因此,我看段意宜为:写去荷塘的缘由和出门的情景。

第三段是以“归家”作结的, 但不宜简单地用“荷塘归来”概括全段。因为这两个自然段的开头并未交代是归途的思念,而是用“忽然想起……”承上启下的,因此应理解为在荷塘时就已怀乡了。我看,还是把上面二说合二为一的好,即:写对江南采莲情景的惦念和归家。

三、小路的特点之一并非“多树”

“多树”是《中学语文教案》的提法。但课文中“蓊蓊郁郁的”“许多树”是“荷塘四面”的,显然是在小路上远眺所见,这是为后面细写荷塘周围的树木打下了伏笔;而“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因此应概括为“有树”。

四“荷叶、荷花、荷香”不能并列

《中学语文教案》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一节写荷塘,顺次写出荷叶、荷花、荷香。” “荷香”和“荷叶、荷花”不是并列概念,这一节描写的就是“荷叶”和“荷花”,是从它们的“形、色、香”三方面来写的。把“荷叶、荷花、荷香”并列起来是不妥的。

 

本文刊载在景德镇市教育局《教学资料》编辑室1982年10月5日付稿的14期《教学资料》中。

 

 

质疑五则

《威尼斯》是说明性散文

选入高中语文第六册教材的朱自清先生写的《威尼斯》,在课文“预习提示”和教学参考书中都说“是一篇游记”。笔者认为,与其说是游记,毋宁说是说明性散文更确切。因为文章体裁的判断,主要依据是文章本身,而不应该是文外的情况。

所谓游记,是记述旅途见闻的一种散文。而在《威尼斯》一文中,根本没有出现贯穿始终的游人。既没有第一人物的“我”漫游,也没有第三人称的任何别的人游览;既没有这样的游览者,也没有这样的游览群。全文仅有三处出现了假设的游者“你”。一是“出了火车站,你立刻便会觉得,这里没有汽车,要到哪儿,不是搭小火轮,便是雇‘刚杂拉’。”二是:“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三是:“在那种空阔阴暗的氛围中,你觉得伟丽,也觉得森严。”另外,同样重要的是,从文章内容的安排顺序来看,也无所谓漫游路线。《威尼斯》全文就是介绍这座名城作为水上之城和文化艺术之城的两大特色,而占了文章大部分篇幅的第二个特色的写作顺序主要是按空间顺序来安排的。

因此,从文章本身,根本看不出来是记述旅途见闻,读者完全可以看成是作者搜集了有关材料写成的一篇介绍威尼斯的文章。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来看,《威尼斯》就是一篇说明性散文。

在文章的表现.手法中,说明占了相当的比重,也有适当的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它们水乳般地融汇在一起,增强了文章的魅力。因此,从表现手法来看,也应该是说明性散文。

当然,实际上,《威尼斯》是朱自清先生从这座世界名城旅游归来根据自己亲身的见闻和感受来写的。在加上这个前提的情况下,说它又是游记并没有错。总之,在谈到这篇文章的体裁时,笔者认为这样来阐述是较为确切和完善的:

《威尼斯》是一篇说明性散文。又因为实际上它是作者根据自身旅游的见闻和感受写成的,在提出这个前提的情况下又可以说是一篇游记。

 

这两种落水狗“究竟该不该打”

——对鲁迅的杂文《论“黄厄泼赖”应该缓行》中的一处质疑

鲁迅先生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是一篇著名杂文,文中提出的“痛打落水狗”的重要原则,是进行革命斗争的基本原则之一。直到今天它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篇文章作为高中教材,是很适宜的。

文中的“狗”,即敌人的走狗、帮凶,就当时而言指的是北洋军阀的走狗、帮凶。而“落水狗“指的就是处于困境、受到大的挫折的敌人走狗、帮凶了。

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能得到许多教益。只是,文中有一处,我觉得和全文有些不够谐调,很难讲通。那就是第二节第一段中的一个分句。原文是这样的:“今之论者,常将‘打死老虎’与‘打落水狗’相提并论,以为都近于卑怯。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至于‘打落水狗’,则并不如此简单,当看狗之怎样,以及如何落水而定。考落水原因,大概可有三种:(1)狗自己失足落水者,(2)别人打落者,(3)亲自打落者。倘遇前二种,便即附和去打,自然过于无聊,或者竟近于卑怯;但若与狗奋战,亲手打其落水,则虽用竹竿又在水中,从而痛打之,似乎也非已甚,不得与前二者同论。”

这里讲的第二种落水狗更应该打,是不错的;不过,这里面说到的“倘遇前二种,便即附和去打,自然过于无聊,或者竟近于卑怯”,这样的否定妥当么?虽然是“附和去打”,难道就是“过于无聊”和“近于卑怯”么?当然,这里的“无聊”和“卑怯”不可能是反语。

如果按照文中的说法实行,那三种“莎水狗”就只有第三种可打了。这样就大大缩小了打“落水狗”的范围。事实上前两种“落水狗”未必比第三种能好到哪里去。

“落水狗”究竟该不该打,什么样的“落水狗“(甚至未落水的)尤其该打,鲁迅在文中有多处角度不同且阐述精确的话。譬如:“总而言之,不过说是‘落水狗’未始不可打,或者简直应该打而已。”“总之,倘是咬人之狗,我觉得都在可打之列,无论它在岸上或在水中。”总之,落水狗是否该打;第一是在看它爬上岸了之后的态度。

无论是何种落水狗,性情都是一样的。正如鲁迅说的,“狗性总不大会改变的,假使一万年之后,或者也许要和现在不同,但我现在要说的是现在。”不打的话,一旦上岸逃遁,往往留下后患。狗自己失足落水者,我们乘机去打,不断地打,不给它上岸的机会;别人打落者,“便即附和去打”,也无可非议.,不算“无聊”和“卑怯”。因为虽是别人打落者,如果大家都不“附和去打”的话,打的人难免势孤力单,未必能坚持住把狗打得无处逃遁。

因此,我认为:前面所说的那个分句,是鲁迅先生的一处笔误。有了笔误,怎么办呢?听之任之总不是好办法。笔者建议:一种办法是将文中的不甚妥当的话删去,用省略号代替,而在下面注释说明。省略号是有删节;另一种办法是在文下注释说明:‘有一种意见认为此处系作者笔误,宜改为:…,再将改后的语句附上。让读者自己去辨析。拙见是第二种办法好些。

那么,究竟怎样改动好呢?我以为可以将文中的“倘遇前二种”到这一段的结尾“不得与前二者同论”改成这样的意思:“倘是与狗奋战,亲手打其落水的.,则虽用竹竿又在水中从而痛打之,似乎也非已甚。这和.‘卑怯’毫不相干。即使是狗自己失足落水或别人打落者便即附和去打,也算不得‘无聊’和‘卑怯’的,因为它一旦上岸逃遁,性情是不会改变的。”

我们都非常敬仰伟大的鲁迅先生的道德文章,但不等于是要对这位语言大师文章中的白璧微瑕视若无睹,更不能强词夺理地为之辩护,这都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这是个多重复句吗?

高中第二册语文课本的《祝福》一文后的思考练习五是这样要求的:“分析下边的多重复句,并说明分句之间的关系。”其中第一个句子是这样的:“只有四婶,因为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所以也还提起祥林嫂。”按照教学参考书(五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编委会编写)的意见,这个“多重复句”是这样分析的:“只有四婶,因为……,|||或者……,||左右不如意,|所以……。”

选择         因果         因果

这是个多重复句吗:如果撇开“只有四婶”来谈,当然是的;然而要去掉它,就得在“因为”和“所以”两个关联词语后面加上“四婶”为分句的主语,否则就是成分残缺了。后一分句也不能不加,因为它不能承前省略主语,前面分句的主语是“女工”。

现在就这个句子本身来看,能成其为多重复句吗?“只有四婶,因为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是个分句吗?请问这个分句怎么分析句子成分呢?“只有四婶”并不仅仅是领到“因为……非懒即馋,”,而是一直领到这个句子的末尾“所以也还提起祥林嫂”的。

那末,应该怎样来分析这个句子呢?让我们姑且把“只有四婶”撇开,那后面的“因为……,所以……”这个多重复句总的看来是因果关系的复句,属于偏正复句。我看这个偏正复句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大的偏正词组,在这里应该作为一个复杂的谓语,相当于“这样”的意思。全句的大意是“只有四婶这样”。“四婶”是主语,“只有”是连词(是副词“只”加动词“有”转化而成的连词),起强调主语的作用。

因此,这个句子不宜当作多重复句,应看成复杂的单句。

 

“思想观点”和“人”能建立统一战线吗?

 

在高中第二册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毛泽东同志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节选自《新民主主义论》)。其中的第二段有这么一个复句:“在这点上,中国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能够和中国还有进步性的资产阶级的唯物论者和自然科学家,建立反帝反封建反迷信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反动的唯心论建立统一战线。”这个复句关键性的词语是:“科学思想能够和……唯物论者和自然科学家,建立……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和……唯心论建立统一战线。”拙见是:“科学思想”和“唯心论”都是思想观点,而“唯物论者和自然科学家”是人。这样一来,这个复句岂非是在阐述“思想观点”和“人”“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么?

     当然这是不妥的。那末,怎么修改呢?前面的分句可改为:“在这点上,用科学思想武装的中国无产阶级能够和中国还有进步性的资产阶级的唯物论者和自然科学家,建立反帝反封建反迷信的统一战线;”后面的分句也不能简单地在“唯心论”后加一“者”字,因为在世界观方面,唯物论和唯心论是不能联合的,但在政治行动或文化工作等某些方面,唯物论者是可以同唯心论者建立统一战线的。而这样的意思在原文紧接着的一个句子中有所阐述,因此后面可改为:“但是这决不等于赞同他们的资产阶级立场。”

 

《驿路梨花》是倒叙吗?

 

《驿路梨花》一文(见初中语文课文第一册)的记叙顺序是什么呢?课本显然是把它作为“倒叙”的。在《记叙的顺序》知识短文中,把它列进了倒叙之列,课文后的思考和练习一是这样提的:“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试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把课文缩写成五六百字的一个小故事。”“试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言外之意显然是否定了这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叙的,是“倒叙”。在教材编写组的全册课文简介中也明确提出它是“倒叙”。

《驿路梨花》是倒叙吗?我认为直接这样说是欠妥的。让我们先看下面根据课文情节内容的先后列出的表格: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夕阳西下

哀牢山中

老“余”和“我”

赶路

月夜

梨林

同上

发现茅屋

接上

小屋里

同上

吃饭,休息

接上

同上

瑶族老人、老余和“我”

老人介绍小屋的概况

第二天早上

小屋前

老人、小姑娘们、老余和“我”

修葺小屋,小姑娘讲述了房子的来历

 

 

 

文中记叙的事情是从头天傍晚写起,先是写老余和“我”在山中赶路,再是发现了小屋,然后在其中休憩。接着是老猎人来到小屋,大家交谈起来。下面就是第二天早晨三个人修葺小屋。这时小姑娘们来了,讲述了房子的来历。

因此,文章确实是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的,应肯定为“顺叙”。那么,说它是“倒叙”有无道理呢?当然,也并非没有道理。弄清小茅屋的来历是文章的中心事件,这是要肯定的。对于这个中心事件,文章却是先写有茅屋这个结果,再层层追溯其源,叙写了屋子是谁照料的,最后才讲述了屋子是谁和怎样建造的,经过和原因是后写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又是“倒叙”。

    既然为此,那此文无论说是“顺叙”还是“倒叙”都是无可非议的么?拙见是不能笼统地这样说。“顺叙”和“倒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直接说既是“顺叙”又是“倒叙”那是自相矛盾的。

    我看本文应说是“顺叙”,说是“倒叙”是必须交代前提的,亦即文章的中心事件是写小茅屋的来历,而文章是先写有了小屋,再追溯小屋的照料、保持和建造的。因此,从这方面来说,也可说是“倒叙”。

所以,课文后的思考、练习一的后面,应把“试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改为“试从建造小茅屋起,再写照料等,以这样的时间先后为顺序”。

   全文既是“顺叙”,后面小姑娘讲述房子来历的一段也理应看成是“插叙” 。因此,本文是“顺叙”、有前提的“倒叙”和“插叙”齐备,是讲析“记叙的顺序”的理想教材。

 

1983年9月10日《语文教研》编辑部收稿

今年高考作文阅卷之我见

 

七月中旬, 我在南昌再次参加了全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通过批阅数百份作文的实践,我感到今年的作文题是多年来出得最好的一次。真正做到了既使考生“无本可依”,又让他们“有话可说”。

这次   作文(题定为《树木、森林、气候》 题前又有数句解说,对文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通过高考阅卷,我高兴地看到:大部分考生能把握住作文要求, 即综合运用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 来阐明现实生活中的“个体”、“群体”、“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但也有的考生显然是没有安排好时间, 作文未完成就搁笔了, 得分是极少的。应该保证一定的时间做作文, 而不为其他题是否做完所动。

    仅从切题这个角度来看, 问题也不少, 大部分属于审题不认真所致。由于不符合命题要求,即使文章内容生动, 文笔流畅也是白搭。其一是通篇仍是写“树木”、“森林”和“气候”的关系, 大谈其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却不从自然现象推及社会现象。其二是没有抓住“树木”和“森林”是个体和群体的关系, 故比喻不当。其三是只谈社会现象,而不联系原题, 甚至于自始至终均未涉及“树木”、“森林”和“气候”。有的文章的内容和原题简直风马牛不相及, 似乎是原先背好的一篇文章不分青红皂白硬往上套的, 这样得分也是极低的。

这次本省的作文阅卷破无荒地打了满分——五十分,当然只是凤毛麟角。这的确是令人欣喜的, 可谓开了个好头。这里, 我向大家推荐两篇打满分的作文, 并试为评点, 它们并非是白璧无瑕的, 但这又何妨呢即使中外语言大师们的作品也不是无懈可击的, 何况对象是高中毕业生,又是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完成的!

    尽管作文阅卷工作采取了不少措施, 但仍难免打分的偏高或偏低。因此, 我认为把考整篇作文改成有关的一系列小题, 以便让高考最大限度地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也许这样会好些。

 

 今年高考语文 试卷中的作文要求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 只有森林 才能改变气候, 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宜 迅速生长起 来, 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

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 社会生产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 用上述现象作比喻,发表自己的见解。全文不少于600字。副标题自定,写在横线上。

题目: 树木、森林、气候

——谈_

 

选文一

树木 、森林、气候

——谈生活中的“李向南”

    不久前, 随着电视连续剧《新星》的上映,在全国的各行各业掀起了一股“新星”热, 李向南便是这股“热”的焦点。( 1)

 作为一名算不上“书呆子”的应届毕业生,(2 )我留心观察着这场“热”的运动, 从中似乎发现了什么, 也得到了点东西。

    的确, 柯云路的这部小说本身(4) 很成功,它是那样及时地在改革的热潮中诞生。就其本身而言便是一颗“新星”。

 我想, 群众反映之所以强烈, 是因为李向南是时代的佼(5 )子, 是众望所归的时代的典型——是新星。“李向南”是改革家的代名词(我这样认为) 他的性格便是我们时代的性格, 他的精神便是时代的精神。(6 )

    难道一个(7) “李向南”就能代表时代的一切吗非也。打个比方, 李向南是一棵树, (8)便是树再高, 再粗大, 可终究是一棵树。一棵树的力量终归有限,这是客观事实。( 9)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 10 )一棵树唯有加入“林”的行列, 才能有所作为, 才能成气候。

    生活当中, “李向南”有着大刀阔斧、果断而理智的品质,就其本身愿望而言,无疑是想使被压抑的人, 被压抑的生产力摆脱束缚, 走上一条振兴之路, 这是一条崭新的路。可生活也不乏“顾荣”式的人物, 嫉贤妒能, 排斥异己, 千方百计地阻止改革的进行。单靠一个“李向南”去捣毁那已编织了几十年的“关系网”成吗? .不成。就象一棵树不能改变某一地域的气候, 只有无数树组成的森林, 才能有改变 气候之 功力一样, 当代的中国需要无数的改革家——无数李向南式的人物,无数“参天树”, 去改革社会中某些弊病, 去振兴中华, 实现中华本世纪的第三次飞跃。( 1 1 )

 八十年代的中国, 是改革的中国, 中国的一切都为改革开绿灯, 这是何等难 得的 时期。这本身就给“李向南”式人物健康地成长创造了优越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在这样崭新的时代里, 九洲( 1 2)方圆里涌现了多少李向南式的人物:海盐衬衫厂的步鑫生, 中国科技大学的温元凯,石家庄造纸厂的马胜利⋯⋯,显而易见, 中国之现在有着一个无比巨大的改革家的森林。(13)

中国有树, 有森 林, 何愁没有好气候?

    时代需要“李向南”式的充满朝气、富于改革、勇于进取的改革家, 时代造就了一大批“李向南”式的改革家。中国只要有富有李向南  神的人在, 何愁社会风气不正何愁党风不正何愁中华不腾飞呢? ( 14)

 评点: (1 ) 并非言过其实,语言精当。(2 )为避自诩之嫌,此句删去为好。(3)宜改为“也有所启迪”。( 4)去掉“本身”。( 5)应为“骄”。(6 )这两段并非肆意拨高, 确为恰到好处。( 7)前面宜加上“那么”, 以承上启下。( 8 ) 应为“即”( 9 ) “这是……”一句多余, 去掉的好。(10 )此句和上下文无 关联,应删去。( 1 1 )对“李向南”、“顾荣”式的人物的评价较为  切。(12)(洲)应为(州)。 (1 3 )简要地阐述了“李向南”、“无数的改革家”和“实现中华本世纪的第三次飞跃”的辩证关系。在“……政治环境。”后面很有必要扣题, 应加上下列的话:“就象有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树木能迅速成长为森林一样。”(1 4 )以排比和反问句结束全文, 有力度。

   时代感强, 本文抓住了“当代的中国需要无数的改革家”这一意义重大的主题来立意,便“胜人一筹”。(转抄省语文阅卷领导小组的评语:本文选题精当,角度新颖;中心突出,见解深刻;比喻贴切,论证严密;行文流畅,语言有力,句式多变,文字活泼。文中个别地方欠推敲,有笔误,但字体端正,卷面整洁。)

 

选文二 

 木、森 林、气 

——谈个人与社会风气的辩证关系

   当你面带苦笑向别人诉说因无“关系”而弄不到紧俏货的苦衷的时候, 当你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挤进电车门的时候, 当你期望在影院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却三番五次被身旁的“义务解说员”所干扰的时候, 亲爱的朋友,(1 你是(2 )想过: 你有责任为清除这些可恶的“垃圾”出一把或大或小的力呢?

    也许你会说: “我哪有如此神力来改变现状”是的,你一个人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本事来纠正社会生活中的不正之风, 这正如一棵树不可能调节气候一样, (3 )但是, 假若有成片的茂密森林, 那么对气候的影响将会是不可低估的, (4 )同样, 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有了莽莽苍苍的“林海”, 不正之风就会遇上强有力的挡风林,处处受阻,最后只能销声匿迹。那么,难道有玉皇大帝来凡间替我们播种出这样的“森林”吗毋庸讳言, 不能靠天, 不能靠地, 只能 靠你们, 我们,他们,具有起码做人的良心的人,(5)都应努力使自己的身躯, 成长为“挡风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为消除所有害国害民的不正之风的恶劣影响, 作出自己能够作出的贡献。

当然, 森林的形成, 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这些, 在我们的神州大地上, 已经具备了(6) 党中央的整党决定, “四有新人”的提出, 以及其他许许多多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倡议, 为我们的“挡风林”的形成提供了温暖的气候( 7 ) 社会生活中已有的大量“树木”的存在, 为我们的“挡风林”的形成准备了湿润清凉的土壤;老山英模报告团以及曲啸感入肺腑的事迹报告, 为我们的“挡风林”的形成灌输了丰富的养料。所有这些形成“森林”所必需的条件, 我们都已具备了( 8), 作为以诚实、正直闻名于世界的“礼仪之邦”的儿女,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拒绝成为“挡风林”中的一棵呢况且, 正如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一样, 当祖国的大地上形成了“茂密森林”之后, 我们的社会风气一定会更加清爽,更加宜人。

假如我们都能象那些一身正气的“大树”一样, 正确地认清个人与社会风气的关系, 努力地使自己成长为一棵强劲的“树木”, 那么,何愁社会风气不能好转, 何愁碰到的不顺心的事尽量少一些? (9)

 大家都来做一棵调节社会风气的树木吧!

 

 

评点: (1)开头不 落俗套, 活学了《谁 是最可爱的人》的写法。使人感到亲切,又引人深思,不过, 第二三句事例欠典型。( 2 )“你是”后漏写一“否”字。( 3 )巧妙而自然地把本文与题目要求衔接起来了。逗号应改成分号。(4 )逗号应改成 句号。(5)这一句宜改为“对‘不正’之风深恶痛疾的人”。( 6)“已经具备了”改为“正在具备”更贴切。(7)应把“温暖的气候”改为“适宜的温度、湿度”, 使之和前文一致起来。( 8)在“具备了”后加上“不少”。( 9 )此句意思说反了, 应为“何愁不顺心的事不会越来越少”。

总评:本文的立意是:改变社会风气的条件正在具备,而一个人是不能消除不正之风的,强烈呼吁大家一起来改变风气。文章把原题要求和本文观点水乳般交融在一起,丝毫没有穿凿附会的痕迹。本文的语言、结构和详略安排等 均有不少可取之处。 

本文刊载于1 9 86 8月日 1 1 《昌河报》。

 

涛声万里, 始自涓滴

——庆祝“涛声”文学社成立四周年

光阴荏苒, 我们昌河中学  “涛声”文学社成立迄今已四年了。一九八六年这个难忘的“双十二”(十二月十二日) “涛声”文学社破土而出了。从此, 文学迷和热心者们, 辛勤耕耘, 呕心沥血, 培育着这棵新芽。尽管现在它还远远谈不上硕果累累,香飘万家,但它确实在成长,在开花——就算是田野间的小  菊吧, 也自有它的纯真、可爱和秀美。

   今年八月在全国校园文学指导教师学习与经验交流会上,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作家韩作黎老先生为我们“涛声”文学社题词为: “这涛声,会由近及远, 传播到祖国的 四面八方……”韩老的谆谆教诲, 我们当作为  右铭。它必然会在我们文学社的行进途中永远闪射出熠熠光辉。

也是在这会上, 今年创刊的《中国校园文学》(由国家教委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主编黄世衡先生为我们题词为: “涛声万里, 始自涓滴。”真是字字千钧, 语重心长。我们就是要从点点滴滴的积累开始, 作出不懈的努力, 学习, 充实, 提高, 创作, 直至有一天, “涛声”的轰鸣能传到万里之遥。

   也是在这会上,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北京教育学院的韩少华副教授为我们题词道: “大海是运动的万汇, 涛声是大海的呼唤。祝涛声文学社永远葆有日己的律动!”这番话,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启示 。没有大海, 何来涛声  在前进, 生活在召唤。我们 的文学, 不能不和时代合拍, 不能不和生活谐调。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当然, 我们的创作, 既要有时代的共性,又要有自己的个性。如果只能 是鹦鹉学舌, 那岂非有不如无?

 现在, 我们四顾自己的轨迹, 反省这段历程, 当鼓起劲来, 把文学社办得更其生机盎然, 让我们这朵小花开得更明艳, 让涛声响得更动人吧!

刊载于19901228日《昌河报》。

两篇测试作文及评点

 

原题摘自199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湖南、云南、海南三省用。

五、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续写。

要求:续写部分与上文有关,并与上文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不必复述材料,但续写文字要与上文衔接自然。除诗歌外,续写文体不限。续写文字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

题目:

S中学的一个班,有许多学生常常为成绩不如意之类已经过去的事而懊丧,以至影响了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一天,B老师给他们上实验课。他把一瓶牛奶放在水槽边。同学们不明白这牛奶和所学的课程有什么关系,好奇地等待着。忽然,B老师一巴掌把那瓶牛奶打翻在水槽之中,同时大声说道:“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接着他叫同学们围拢到水槽前观察那破碎的瓶子和淌着的牛奶,然后一字一句地说:“你们仔细看一看,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这个道理。牛奶已经淌完了,不论你怎样后悔和抱怨,都没有办法取回一滴。现在,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记,注意下一件事。”

 

一瓶打翻的牛奶

 

昌河中学高三(1)班沈怡萍

 

原文:

同学们的惊讶、喧哗声早已消逝,教室里一片寂然。许多人都在默默地体味着,思考着。(1)

第二天的早读课,没有了往日的吵闹和一张张抑郁的脸。全班(2)连最调皮的同学也认真地朗读着英语课文。其他同学也是志气扬扬,(3)专心读书,背单词,为英语测验作准备。没有惊恐(4)的猜测,没有懊丧的叹息,只有一片琅琅的读书声。走到教室门口的英语老师看到这一情景,也禁不住有些疑惑了。

两节英语课之后,铃声催促着同学们交上了试卷(5),教室里马上沸腾起来了,互相对答案的,争执正误的,查阅笔记、书本的。没有人顾得上独自空发感慨的(6),也传来几声懊悔,可旁边马上有人鼓励:“别顾那瓶打翻的牛奶。你这个语法点不清楚,应该向老师请教。要不,我讲给你听。”

两天后,英语卷发下来了。英语老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这次考试,成绩虽还不理想,可我最近正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有几名同学一有空就向我问问题,有试卷上的,也有课外的。这表明,有些同学已不被这次的分数所压倒(7),而是满足于(8)获取知识,为得到下次的好成绩而努力。我十分高兴地看到你们能自觉地领悟到这一点,能不被暂时的困难所挫败,树立起了自信、自强……”(9)

老师的话还没讲完,教室里的安静(10)有些骚动了。老师刚问:“怎么了?”一片激昂兴奋的声音响起:“那是因为B老师的一瓶牛奶,一瓶打翻的牛奶!”英语老师的笑容、疑虑,(11)在眉心打了个深深的结。

期末到了,这个班的成绩名列前茅。许多老师都称赞他们班风好,学习的风气浓,没有颓废的思想,(12)更没有破罐子破摔,玩物丧志的学生。老师(13)正向这个班的课任老师请教经验呢。这个班的几名同学走进了办公室,郑重的(14)送给任课老师(15)一件礼物:不碎内胆的保温杯。在给B老师的那杯子里,满满地荡漾(16)着热气腾腾的牛奶。他们深情地对B老师说:“老师,您喝吧!我们再也不会计较些牛奶,打翻(17)了瓶子的牛奶。现在,这是不碎内胆的保温杯装着的,即使牛奶又洒了,杯子也不会碎了。”(18)

 

点评:

(1)这一段将本文和原文自然地衔接了起来,情景的描写简略得当,合情合理。

(2)“全班”应去掉。

(3)“志气扬扬”是生造的词语,不妥。这一句去掉,可改为“全班的同学都在”。

(4)“惊恐”不贴切,改为“胡乱”即可。

(5)“着”表示正在进行,而“了”却表示已进行完毕,这两个时态助词在同一句中运用,自相矛盾,应去掉“着”。

(6)“独自”和“的”是累赘的字词,均应去掉。

(7)“这次”指代不清,把“这次”去掉。“压倒”改为“左右”。

(8)宜把“满足于”改为“在为”。

(9)这一段中谈到的有些同学的表现看不出和文章中心有何关系,如交代一下这是些原来从不找老师提出问题者即可。

(10)“的安静”应去掉,否则主谓语不搭配。

(11)这时还有“笑容”,费解。可改为:“英语老师显出疑惑不解的神情,好像……”

(12)“颓废的思想”改为“萎靡不振的”好些。

(13)“老师”前应加上“其他班的”。

(14)“的”应改为“地”。

(15)“任课老师”前应加上“每位”。

(16)“荡漾”应改为“盛”。

(17)“打翻”前要加破折号。

(18)尾声和原题开头照应,使之结构完整。

 

总评:这篇续写在词语的运用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这是需要改进的;不过,作为当场作文,时间紧,要求高能写成这样,就其内容、结构等总体而言,可取之处依然不少。本文作为原题的续写,内容和有关情节的安排,合情合理,构思颇为巧妙。全文是按时间的顺序记叙的。二、三段写的是第二天,描述的是英语测验前和测验后的班级状况;四、五段写的是两天后,叙述的是英语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答话;结束段写的是期末,记叙的是班级成绩名列前茅,老师们的良好反映和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文章就这样层层递进地反映了这瓶打翻的牛奶及B老师的教诲所产生的显著效果。材料的选择和详略安排都突出了中心,这篇续写是按记叙文的要求来写的。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高三(1)班 徐晶劲

原文:

 

往者俱往矣,来者犹可追。不要为过去的失败和错误而懊悔,那只会浪费时间,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只要在收拾碎片、擦净翻倒的牛奶时认真地想想为什么会打翻,今后怎样避免就行了,然后就应该把它忘记,集中精力迎接即将到来的下一件事。(1)

李白年少时贪玩,学习不用心,浪费了不少大好时光。当他懂得“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后,他也曾惋惜逝去的时光,但如果李白就此一味叹息自己过去的贪玩,而不思如何充分利用将来的岁月去努力学习的话,他绝不会成为千古流芳的“诗仙”的。

还有美国著名科学家爱迪生,为了研制出电灯,做了近千次实验,经历了许多次失败。但他开始重新(2)做下一次时,却能够忘记以前所有的失败,就像第一次那样满怀希望地重新来。(3)这种坚韧的意志,正是他获得成功的的(4)秘诀。(5)

对于我们这些高三生来说,更加需要同过去的错误失败隔绝(6)的勇气。第一次月考中,许多同学成绩不如意,因而懊恼不已。直到第二次月考临近,还有人在责备自己马虎错心(7),或者是抱怨自己不够聪明。其实这些“哭泣”都是没用的,不可能为第一次月考成绩增添一分。相反,总是记着过去,不(8)看看未来的学生,心里会有片扫不去的阴影,(9)并且会影响到第二次月考(10)的情绪和发挥,使分数下降(11)。对这些同学,应当大喝一声:“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12)

朱自清就曾写道:“时间它有脚呵,……在你掩面叹息的时候,时间又从你的指缝中溜去。”(13)哭泣的泪水,只能泡软人的意志,褪去(14)信心和进取精神,正确的做法就是停止哭泣,抓紧剩下的时间,握牢其余每一瓶牛奶。(15)

点评:

(1)这一段紧接原题,衔接自然。阐述了应如何正确对待打翻牛奶这件事。论述扼要精当。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论点。

(2)“开始”“重新”不宜并列去掉“重新”。

(3)这个句子开头词语累赘,此外还有不妥之处。作为科学实验的“失败”,不是要“忘记”,而是吸取失败的教训。既是“象第一次那样”,就不是“重新来”。可改为:“他没有把时间空耗在叹息、怨恨上,而是吸取教训,失败了就重来,不懈地努力。”

(4)“的”是衍字。

(5)这两段均是举例论证。一中一外,事例典型。都是有力的论据。

(6)“隔绝”改为“决绝”好。

(7)“错心”可能是“粗心”的笔误。

(8)“不”后应加上“多”字。

(9)“……扫不去的阴影”比喻生动。

(10)“月考”后宜加上“前的复习和考试”。

(11)“分数”改为“成绩”好些。

(12)这里注意了再次扣题。这一段的内容密切联系同学中的实际情况,切中肯綮。

(13)这里引用朱自清的原话有误。原文选自《匆匆》一文,是这样的:“……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如果原话记不清楚就不能打引号,并宜这样开头:“朱自清先生似乎说过这一类的话:……”

(14)“泡软”和“褪”,用词准确生动。

(15)结尾再次点题,作出结论。

总评:此文是从议论文的角度来续写的。这样写,原题的内容就成了议论文的论据了。这篇续写的语言较为准确、流畅,内容符合要求,针对性强。全文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能注意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综合运用了事例论证、比喻论证和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来突出中心论点。避免了那种仅仅是事例堆砌而论证乏力的通病。

(本文刊载于1993年1月11日昌河中学的《中学语文报》。)

 

美好、和谐的天伦之乐图

——读《散步》

          

当我初次捧读莫怀戚的《散步》时,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妙啊!真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

全文仅有八百多字,语言是十分朴素的,没有华丽的词藻,简直没有一个生僻的字眼,稍有文化的人,都能看懂。故事情节是简简单单的,没有惊险,也没有奇迹发生。

人物是一家四口,题材是描述一次散步的情景。普普通通的人,平平常常的事,却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呈现出了非常美好、和谐的天伦之乐图。

把一家人都带出去,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去呼吸田野间清新的空气,其乐陶陶。对老年人来说,出去走一走,就更有必要了。

走大路,还是走小路,各有利弊。如何权衡,看来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文中的“我”,却极其慎重。我们可以据此推想作为一家之主的“我”平时是如何处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的。在全文的字里行间,都能看出这个既是儿子又是父亲的“我”时时处处为老母亲着想。这是一名孝子,在当今,可谓难得。

儿子想的是依顺老母亲,老母亲却变了主意,因为奶奶疼爱的是小孙子,于是走了小路。这一来也为下文背起一老一小打下了伏笔。

文中有一处运用了比喻兼夸张的修辞手法,“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不能说是夸张失实,因为在此情此景下,这样方能显出其分量之重。

一个家庭,甭说三代之家了,琐琐碎碎的家事的处理,就可以决定这个家庭的氛围了。既要爱护小的,又要顾念老的,还不能委屈了夹在中间的这一代,殊为不易。我们是否能从这篇短文中得到些启迪呢?要使家庭成员间和睦、协调地相处,要创建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小事往往不小,大意不得。

我很喜爱这篇文章,很欣赏这样的文风,故此推荐给大家。

 

:本文获全国航空普教学术研究部938月举行的教师下水作文比赛一等奖。刊载于939月的《中学生文苑》报。

 

 

[附原文]

散   步

          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和儿。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正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一个酷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在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同着他的时日还长,我同着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刊载于《写作》一九八七年第八期。)

 

(待续)

地址: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兴昌卡梅尔小镇A4栋一单元101号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